以自己的视角和亲身体会谈谈移民国外的生活,爱尔兰籍,在伦敦生活。国内生活坐标杭州。
01
首先,我们框定一个前提,个人认知,个人能力,知识储备量,社会阶层,财富值或收入,决定我们对一个社会和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认识,脱离这个前提去讨论是不客观的。如果你问在国内,杭州、上海、北京、深圳的生活好不好,如果你上述几项综合水平已经到达了前端,你在国内的生活以及社交圈子也一定是很好的。我个人是从事金融行业的,做金融衍生品交易起家(股票、期货、外汇、黄金、债券这些都属于金融衍生品范畴),之后又涉及一些实体行业的投资及股权投资。个人财富值以人民币计算属于A9级别(亿),在国内的标准划分属于财富自由;在英国或爱尔兰这种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富人,以他们标准下的富豪还有一定距离。
02
我为什么要移民?移民并不是因为我在国内混的不好,移民前我在国内的生活就很好。虽然我不是杭州人,但也算是半个杭州人,今年35岁,18岁到杭州读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杭州发展。我算是妥妥的小镇青年,原生家庭算不上非常有钱,但也不差,在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父亲先后做过建筑行业的包工头,后来又改行做绿化工程,所以我的人生里没有贫困的记忆,也没有特别励志的故事,就是按部就班,在人生的每一个环节上尽可能地做好最优选择,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仅此而已。我决定移民主要是因为看到了自己所在行业发展的局限性,个人所能动用的资源不足,以及时代背景的机遇性。中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很多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还是十分保守的,这跟国情和社会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此不做讨论。我就是一介平民,没有背景,也没什么高端的资源,也成为不了某种手套,更不愿意去做某些违法的内幕行为,只能另辟蹊径。英国是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占比达到40%,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外汇管制等,在一片足够大的海洋里,即便是没有背景,也能为我这种小虾米提供更多的遨游空间,无形中提高了个人职业发展上限。我需要的条件以及职业发展所需的要素,刚好英国全能提供,所以我选择了英国。
03
选择英国为什么去了爱尔兰,又入了爱尔兰籍。其实,这是一个解决方案的问题,当我们确定目标之后,唯一能做的是如何去快速实现。当年英国的投资移民还没关停,投资200万英镑是我所不能接受,我是去谋求发展的,不是去退休享受生活,当然我也能拿出这个钱,但我拿出这个钱之后就意味我的大部分可用资金要被掏空,而且我不确定这种投资一定能实现盈利,能盈利多少,我是存疑的。最严重的是,在我做出这个决定以后未来几年因为缺乏资金,很大程度上我会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吃喝玩乐等待投资款回归,对我而言,这明显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选择爱尔兰是因为简单、快捷、资金少。那时爱尔兰捐赠移民也未关停,只需要捐赠40万欧元或投资100万欧元就能拿到永居,住满5年拿护照。爱尔兰和英国之间有互惠CTA协议,爱尔兰和英国公民自由流动、工作、居住、生活、学习、医疗、获得社会福利房等福利和权利,同时两国公民在地方和议会选举中有投票的权利。拥有了爱尔兰护照,就等于有了英国的公民身份,而且爱尔兰的人均收入比英国高,社会福利也比英国好,所以这是最优的选择。我最终选了直接捐赠40万欧元,而不选择投资100万欧元。因为投资不是由自己亲自操刀,具备极大的不确定性,我的理念就是100万欧元的本金投资,亏掉了40万欧元,然后我再赚回来,这对我而言有确定性。而且很快就能赚回来,无需去等待几年,节约了时间成本。在爱尔兰生活刚好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当地的经济、金融市场和社会人文。在爱尔兰没有独立之前,准确的理解它就是英国的一个省,即便是独立了,在社会制度,语言文化等,各方面几乎是一脉相承,没有什么区别,也算是为进入英国提前做准备。入籍后便搬到了伦敦。虽然法理上是两个国家,但在语言、文化、社会制度上几乎是一样的,证件也是通用的。对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居民而言,毫无违和感。
04
我不太想讲国外任何政策或宏观上的东西,什么物价,时薪,房价,社会福利之类的,意义不大。只能说利弊同时存在,高福利就意味着高税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宏观信息国内社交平台一搜一大堆。我们看世界尽量还是全面一些,说句不礼貌的话你不能总在那些底层的工薪阶级,小商小贩儿,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卡车司机的眼里看世界,也不能从移民中介、留学中介嘴里听他们胡说八到。也不能听那些意林体,整天吹什么好山好水,空气里都是香甜的,拍个照片或短视频都得刻意避开流浪汉和垃圾。在一个社会生活首先得有钱,跟钱相关的就会牵扯到税收。跟个人相关的税:个税、房产税、资本得利税。这三样只有人死了才能逃离,跟美国一样,唯独死亡和税收不可逃避。税率累进制度,是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为了方便理解,我只说一个笼统的数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年收入12,570英镑,超过这个数字就要交税了,20%起步,超过150,000部分要交45%,请问假设你是高级白领阶层你愿意把自己一年接近一半的收入拿出来交税吗?这时候你还羡慕社会福利吗?所以只能选择用现金逃避一部分税,但这也是杯水车薪。房产税根据区域和物业属性的不同,征收方式也不同,每年管理部门都会对房产的市值进行评估,综合算下来总市值的1-3%是跑不掉的,只要你在持有就得年年交,一直交到死。如果你卖房,房子赚钱了,还有资本得利税在等着你,差不多是24%;如果你炒股票什么之类的赚钱了,还有大概10%的资本得利税在等着你。有人可能会说,还有退税什么的,对,退税是有,但跟你的收入,家庭赡养的孩子和老人,有没有残疾人有关,作为移民,海外的家庭老人和残疾人不在政策范围内,别幻想太多。社会高福利的支出,都需要税收来支撑,而且你个人年收入超过55,000英镑以后,很多社会福利其实跟你没啥关系,那是给低收入和穷人的。
05
再说一下,在资本主义国家你的每一分收入都是要报税的,跟国内完全不同,在国内比如农民种的瓜果蔬菜拿到路边或集市去卖,出售一些个人的手工品,二手用品,兼职打个零工、或摆个摊干点小买卖,赚的都是你个人的,基本没有税收。但在英国不行,是每一分进账的钱都得报税,都计算为收入。个人的银行账户和税务局是联网的,一旦你的收入异常和你报税的额度产生较大的出入,很可能你会倒大霉,有时候你会没事,不等于你的风险解除了,而是可能没查到你,不要侥幸,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英国是一个社会阶层及其固化的社会,其实美国也差不多。有钱人和穷人之间搭的是两趟车,在有钱人的车上永远看不到穷人,在有钱人的生活环境里跟穷人是零交集。为了让大家能有具体的了解,下述我将讲一些例子。老外喜欢度假,有钱人去的地方,穷人根本去不起,中产都不一定有闲钱去消费。黄金时间段的航班都不便宜,尤其是头等舱,但是红眼航班很便宜,打折的时候欧洲大陆几十块的都有,反正我是不会坐那种航班,我有钱为什么要去坐红眼航班,那是为穷人准备的。我在伦敦住在金丝雀码头附近,属于金融区和高档商业区,周围物价很贵。我住的房子是公寓,英国的高档公寓管理模式跟国内高端写字楼类似,管家式服务,楼下有前台服务人员还有安保,二十四小时服务,里面的住户安保基本都认识,如果是陌生面孔,根本进不去,而且还要刷卡,不管治安好不好,跟我有啥关系,因为我住的高档公寓,有人为我服务,去解决这个问题,高档社区也是类似的。下面说到税收,我基本不怎么交税,上年度的交税额度不到个人收入的5%(如果我愿意可以一分钱不交,甚至把账目做成负数),日常大宗消费都是走公账,既然是公账最终都有办法在财务上抹平。房产,以公司的名义持有,房产税的税收由公司支出,最终财务做账还是能平掉。个人税收部分,通过税收洼地的第三国离岸公司和信托的模式,这一系列的财务规划,最终成功的避开了英国高税收。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合法的,普通的工薪阶层或是中产,是没法做到的,首先没有这个条件,其次未必有这个专业知识,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06
然后说到消费场所,在英国很多高档的地方都是会员制的,翻译过来可以理解为俱乐部。而各个俱乐部之间又有联结,进入了A俱乐部,就是你进入后面BCD俱乐部的门票,俱乐部又根据财富地位和社会地位区分不同的层级,不同身价的人进入不同的俱乐部。俱乐部相关联的延伸几乎遍布到吃喝玩乐,穿衣、出行,商业资源,政商关系等领域。如果你不属于任何俱乐部的成员,首次进入得需要老会员的举荐。你有没有水平,肚子里有没有货,有没有钱,举荐你的人很清楚,这个就是圈子,进行分类,不是一类人不要一起玩。进入俱乐部后会发现,各种相关的行业,例如餐厅、会所、酒店、雪茄吧什么的,其实比外面同等档次的也贵不了多少,有些甚至更便宜。服务都非常好,但是你说我有钱,或是咬咬牙去消费一下,看看内部是什么样子,不好意思,不接待。我之所以能进步俱乐部,是一个同行犹太人举荐的,因为是同行交流的比较多,大家也很了解,彼此认可。关于医疗,公立医疗是免费的,但免费的也是最贵的,贵在时间成本,各种排队。但是,你如果有钱买私立医疗保险,那就完全两个局面。除了公立医疗外,我还有私立医疗保险,每年差不多13,000英镑,如果我看病肯定是去私立医院或私立诊所,自然不需要排队,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我自己是没看过病,我朋友登山腿摔伤了在私立医院住院,独立病房跟国内1,000多块的酒店差不多,中央空调,独立卫浴、沙发,电视、WiFi、二十四小时护工,一日三餐全包,基本家属不用管,白天去看看就行,这不是普通人能负担的。
07
接下来说说歧视的问题,西方社会是移民国家,种族大熔炉,歧视在欧美国家属于政治正确,基本不太会遇到,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且仅可能是被冒犯,有些可能不是言语上的仅仅是行为上的,遇到了就回击,不要软弱,因为不管法律上还是品行上你都站在制高点。不过这都是小概率事件,不用担心。这个力度远不如国内的地域歧视,比如我是河南人,大家都懂的,即便是这样,我在国内也从未遇到过。在国外我个人也从未遇到歧视,我不歧视他们就不错了。说句题外话,英国人去法国,不会讲法语,法国人都懒的搭理他们,态度尤其傲慢。反而我这种亚洲脸的人去法国,讲英语没有任何问题,我本身就不是法国人也不是欧美人,不会讲法语很正常,他们会主动讲英语。出国了不要太玻璃心,他们自己之间也经常互喷。底层互害,这种行为全世界通用,在哪都一样。你能做的是尽量提高自己,跟社会上有质量的人打交道,不然你也会陷进去。其实你可以反过来理解,假如你在国内,遇到一个老外,中文讲的几乎跟你一样好,深刻的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问题,风俗习惯,而且他在某个行业很优秀,有能拿的出手的成绩,个人品行道德也没有问题,你会排斥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吗?你会歧视他吗?我想大部分正常人都不会,国外也是同等道理。
08
最后讲讲软性层面如何融入外部社会。语言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生活习惯饮食等均不同,在你做好去该国家之前,必须得有所了解,不能傻白甜。语言是重中之重,通俗的讲,只要你肚子有货,是可以平移的,最终只是卡在语言表达上。无论语言、种族、肤色、文化、地理位置,人性是相通的。人类,优秀的人或社会精英,很多时候价值观是接近的,同样的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种族文化下的观点和解决思路不同,最终都会走向同一方向。你跟人交朋友,总不能每天谈吃喝、问路聊天气吧。其实跟国内一样,你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或生意,收入也相当可观,你绝不会去跟初中没毕业流水线打螺丝的人交朋友,这不是歧视,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国外也一样,这不是文化差异的问题,是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问题。我出国时雅思7.5,刚到爱尔兰的时候,日常基本生活没问题,但深入沟通,像使用中文一样随心所欲地去表达观点,还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懂。首先国内没有语言环境,其次语境和社会文化下的部分是缺失的,比如英语里大量的俚语,成语,自嘲,讽刺的一些表达方式根本没听过,这都需要时间,但前提是你的语言基础得够好,不然学习将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又牵扯出另一个话题,在英语国家的中国人英语都很好吗?当然不是,甚至大部分人十多年了会不了几句的一抓一把。不信,你可以去伦敦、伯明翰、纽约、洛杉矶等城市华人聚集区看看。有些呆了很多年的,可能也做点小生意了,或有个工作啥的,英语水平也就仅停留在日常生活和简单的工作上。所以,当语言不行时,在事业上很难有大的发展,导致很多人从事一些传统行业,开个店啥的,这样自然无法向社会上游流动。
09
下面说说海外的中国人。中国人在海外有个鄙视链,以英国为例,反正都差不多。会语言的鄙视不会语言的,有身份的鄙视没有身份的,高学历的鄙视底层,高收入的鄙视低收入的。最恶劣的是,会语言的或忽悠或坑不会语言的,老移民先来的,或忽悠或坑后来的,把别人当肥羊,有机会必须狠狠地宰一刀。海外中国人,医生、律师、lt、(科研、学术、科技圈)、金融业,在这些行业里基本都是80往后的居多,医生、律师里有一些70后,这些人几乎都有合法身份,都是合法方式取得的。
剩余的90%不是合法途径,在英国和美国的中国人类似,大部分都是走的庇护或难民通道,极少数赚到钱后假结婚,获得的身份,别看他们在网上怎么吹,外表光鲜,里子是烂的。移民只有亲属移民、职业移民、知识移民、财富移民。亲属移民除了港澳外,大陆这个群体可以忽悠不计,剩下的三项你们自己想,中国本科率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仅仅本科是不够的,有钱留学的那种除外;剩下的就是财富移民,9亿人口平均收入不足4千快,哪里冒出来那么多富豪、老板,这么说你们就能理解这个数据了。出来早的,基本都是开店的,有大有小,餐馆、华人超市,华人商店,烟酒杂货店,卖点国内的商品什么的,有些做二手车的,或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这算是混的比较好的。再往上一点,他们可能是留学或亲属移民过来的,语言没问题或有学历,多数也是普通工作,普遍性这几年在做代购,留学中介,移民中介,房产中介等行业。
近几年自媒体兴起后,海外华人里各种妖魔鬼怪都涌入到了自媒体平台,不是我贬低他们,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赚国内同胞的钱。海外代购,奢侈品几乎都是假货,从广东过去,“出口转内销”很多时候没法验证,每个国家销售的版本不一样,他随便可以找个理由搪塞。留学中介,移民中介,房产中介,各种坑。尤其是华人律师,不要高看他们,业务水相当差,律师这行全世界都一样,需要案源,没有案源没有收入,国内也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找案源,忽悠同胞就是案源,连忽悠带恐吓,夸大事实,如果你们国内有律师朋友就知道这行是咋运作的。知名律师案源从来不缺,国外能混的好的,英镑1:9、欧元1:7都出头,谁会费劲心思赚那个钱。那些卖什么保健品,锅碗瓢盆的,看看就算了,都是普通的平价超市货加几倍价格卖给你们。如果真的有本事,有核心能力,赚1块顶国内8-9快,谁踏马把这种事当正经营生干,整天忽悠来忽悠去,累不累,赚点轻松钱不香嘛,就是做不到,所以才在同胞身上打主意。
10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了解海外移民生活的另一个面,很多人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也是普通人,如果进行职业排序的话,大部分人基本也是从事一个社会的末端职业,没啥优越感。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境外IP的评论或动态,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里面有大部分人跟不在海外,或根本没有海外长期生活经历,就是虚荣,挂了个梯子而已。他们很多只能讲一些比较宏观的东西,细节完全没有,因为他没有相关生活经历。或者那些在海外长期生活的人,只讲光鲜的一面来秀优越感,毕竟咱们以前很穷,还是发展中国家,仅此而已。
大可不必仰视,平视这个世界即可。海外信息各位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之后再做判断,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社会,有A面就有B面,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需求,就像消费,丰俭由人。
总结,如果要移民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经济状况,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土壤。国内是个全方位屌丝,出国后依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最多就是人工值钱了,劳动成本上获取了优势。移民不是终点,是起点,想想是为啥要移民,如果仅仅是为了吃苦,做社会的底层,何必呢。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天堂和地狱同在,穷人和富人被割裂开,永远没机会上同一趟车.如果没啥钱、没啥大本事,所有的社会弊端都跟你有关系,你得时刻面对。
赞(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