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特别擅长一件事就是把新词做烂,做卷,乡村振兴这个词也一样,只要这个词在每年的一号文件,在每天的新闻联播里,就有人一门心事钻研。
就是钻研,装研,不是专研。离初心越来越远。
小骏先生说:人生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错误的,另一条是辛苦的。当创造性变成破坏性,速成一切都要速成,差不多的文旅小镇,差不多的民宿,差不多的研学,差不多的游客中心,差不多的小吃街,差不多的乡村展馆。
差不多的花海,差不多的想你的风吹到这里,我在这里等你的文创招牌,民宿咖啡,露营围炉煮茶三件套。多数人的压力都是来自于跟风。这个世界的焦虑是传染的,穷人很焦虑,也会传染富人,当富人也焦虑,消费基本上推不动经济了。都在找流量,你就做好产品,都在向外寻找套路,你就向内求塑造价值。
别人都在着急赚取最后的一波利润,你就长期主义坚守明天的回馈。谁更勇敢,谁更真诚,谁将赢得胜利。
科技越发达,个人隐私越少。人们在获取便利的同时,精准广告和用户的隐私是有矛盾的。
大资本越积聚的地方,乡村消失得越快。大资本进入乡村过快,乡村注定率先远去。这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祸是福让我不安,这是资本的力量,也是资本的特点。用资本来振兴乡村,那是天真,也是在做梦。乡村振兴,政府如果不去资本化与精英治农的毛病,不能还权于村委会,年轻人不能回家,村集体如同一群乞丐,耕者无其田。浙江很快会进入没有农民的乡村振兴,也是失业农民最大的群体。从新农村建设、公司+农户、一村一品、新型农村社区、田园综合体、农业规模化、禁猪禁烧、民宿集群、产业先行等,都是脱离实际,自娱自乐,是标准精英治农,是“傍大款的小姐思维”,是走捷径的旁门左道。十几年的乡村建设,我们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要站在农民的思维方式建立乡村振兴方法,扬农民之长,避农民之短,以乡村治理为先,修复宗祠伦理与公益,以乡贤乡绅自治,安居乐业,与时俱进,城乡融合,这样才能留住农民,村里有人,田中有粮。
富裕消灭文化,贫穷拥有生态。阳光最强烈的地方,影子最黑,这就是贫与富之间的矛盾,也是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的性质。规模化与过度市场化在浙江已成大势所趋。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点状供地、民宿经济、农旅与康养等均出自浙江,这些花梢的理论肯定不是村干部想出来的,这些本质上与农民没关系,与村集体没关系。农民在城市打工,在自己村里还打工,农民的岗位与家在哪里呀?大资金与浙江在如火如荼投入,资本只要进入乡村就如洪水猛兽,其特点是,先让农民失去土地,消灭文化,让乡村伦理与宗祠逐步退出,再消灭学校,让教育与乡贤退出。用资本消灭小农,用政策远离乡村。浙江之后是海南、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正在如饥似渴的学习浙江,他们同样会受到资本绑架,重击乡村,伤害农业。未来我们的现代化是少了农业的跛脚现代化,没有乡愁的城镇化,估计也是千年之笑话。
外面烂人烂事多,外面的生活也苦,外面的工作也累。但,再烂、再苦、再累,总好过农村。没有不想爬出去的农民,只有爬不出去的农民。其次,农村是最底层,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出身于农村,深深体会现实的不公,深深地感受着现实的残酷。农村的老一辈人,吃了那么多苦,到老了依然只有吃苦。再次,地里依然能长出庄稼,但长不出能养活、能致富的钱来。其实农村没什么不好,就是没钱罢了。所谓向上流动,所谓资源、机会,无非就是更好更多地挣钱罢了。
希望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明明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为什么土地上的产出不足以让农民致富?说到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已经破产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继续了。这就是现实。
赞(59)